河北荊姓起源于哪里
“姓者,統(tǒng)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毙帐系漠a(chǎn)生,標(biāo)志著人類從群婚制走向血緣婚姻制,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河北荊姓起源于哪里,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河北荊姓起源于哪里
源流一:源于羋姓,出自西周初年楚國先君熊繹的封地,屬于以國名為氏。西周初年,楚國先君熊繹被封在荊山一帶(今湖北荊州),國號為荊,君主稱為荊君。據(jù)史籍《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上的記載,楚國的舊國號是荊,荊氏是未改號為楚之前的姓氏,又說周朝楚國的別稱為荊,國民以國為氏。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氏。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顓頊帝之后第五代吳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主管天火與地火,能光融天下,于是帝嚳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其所屬部落族人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鄭)。吳回之子陸終生有六子,幼子曰季連,羋姓,就是楚之先祖。
周襄王姬鄭十四年(楚成王三十四年,公元前638年),楚成王派兵救鄭國,與宋國軍隊大戰(zhàn)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射傷意欲稱霸的宋襄公并擊敗宋軍,楚國軍威大振,其時轄地大致為現(xiàn)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部分地方。
在楚成王繼位改荊為楚以后,以前歷代荊君的庶出子孫者,即有以原國號為姓氏者,稱荊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荊氏正宗。
源流二:源于羋姓,出自為居于秦國的楚氏避秦莊襄王嬴楚之諱所改,屬于以國名為氏,或避諱改姓為氏。羋姓之后原有以國為姓的楚氏,其中有一支楚氏族人居于秦國,在斯地生息繁衍。后在先秦時期因避秦莊襄王嬴子楚的名諱,改以原國名“荊”為姓氏,稱荊氏,世代相傳至今。羋姓荊氏族人皆尊奉楚君熊繹為得姓始祖,且不與姜姓荊氏合譜。
源流三:源于姜姓,出自戰(zhàn)國末期齊國慶氏,屬于因故改姓為氏。戰(zhàn)國末期,齊國有慶氏一族,是公孫慶克的后裔子孫,后因故有改姓為荊氏者,逐漸形成江南荊氏一族。公孫慶克,是齊桓公姜小白的庶孫,即齊桓公之子姜無虧的兒子。公孫慶克的兒子后來以父名命氏,稱慶氏,形成了一個慶氏大家族。在春秋時期,齊國公孫慶克的后裔中有著名的慶封,在晉國還有慶鄭,皆為齊桓公之支庶。在先秦時期,被燕國太子丹收買并派往秦國去刺殺秦王嬴政的著名“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返”之刺客荊軻,即是該支由慶氏分衍的荊氏族人。姜姓荊氏皆尊奉公孫慶克為得姓始祖,且不與羋姓荊氏合譜。
姓荊的遷徙分布
荊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dāng)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263位,人口約28.9萬,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22%左右。
今黑龍江省的蘭西縣、齊齊哈爾市、五大連池市、哈爾濱市,河南省的洛陽小浪底市、鞏義市、鄭州市、延津市、焦作市武陟縣、新鄉(xiāng)縣、開封市、南陽市、漯河市舞陽區(qū)、平頂山市,山東省的莒縣、龍口市、聊城市莘縣、淄博市桓臺縣、蓬萊市、臨沂市、棗莊市、萊陽市、濰坊市高密、東營縣、菏澤市、金鄉(xiāng)縣、臨清縣、聊城市、威海市石島、日照市嵐山區(qū),吉林省的長春、延邊地區(qū)、白城市,河北省的滄州市、泊頭市、黃驊市,山西省的陽泉市、平陸縣、臨猗縣、永濟市、太原市、石鹿縣、朔州市,陜西省的安康縣、楊凌縣、洛川縣,遼寧省的沈陽市、撫順市、丹東市、鞍山市,江蘇省的徐州市、鎮(zhèn)江市、沛縣,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銀川市,重慶市的合川縣,湖南省的辰溪縣,湖北省的麻城市,安徽省的渦陽縣,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上海市,北京市,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等地,均有荊氏族人分布。
姓荊的歷史名人
荊浩:五代后梁畫家,沁水(今屬山西省)人。他擅畫山水,常常攜帶筆墨摹寫山中古松,畫云中山頂時,能畫出四面峻厚的氣勢。著有《筆法記》,對中國山水畫的發(fā)展有重要影響。
荊嗣:宋代名將,累立戰(zhàn)功。歷官天武軍校、田重進部將,太宗時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陣,拜都指揮使。真宗時,為邠慶、環(huán)慶副部署,嗣起行伍,一生經(jīng)150余戰(zhàn),未嘗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