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彭姓起源和來歷和傳說
彭姓是一個大姓,為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最早出自姬姓,始祖為篯鏗,也又稱為彭祖。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武漢彭姓起源和來歷和傳說,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武漢彭姓起源和來歷和傳說
1、源自顓頊帝后裔:籛鏗。彭姓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顓頊帝在位的時候,他的曾孫吳回是吳姓始祖,之后吳回的兒子因?yàn)閰腔厥窃谌温毣鹕褡H谑系臅r候生下的他,剛好位于陸鄉(xiāng)一帶,所以便將其取名為陸終,而陸終的兒子籛鏗則因?yàn)檎乒苠X財而改姓為籛姓,通“錢”字,而他后來受封于大彭,就成為了我們熟悉的彭祖,建立了大彭國,后被商王所滅,于是遺民為了紀(jì)念故國便將姓改為彭。
2、源自羋姓熊彭名。熊彭名是楚國的一員猛將,當(dāng)時他在兩棠之戰(zhàn)中一舉打敗晉軍,最終建立了非常偉大的功績,所以他的后世子孫就為了紀(jì)念他,于是有部分子孫取他的名“彭”,改姓為彭,最終也形成了另一個彭姓分支。
彭姓的遷徙分布
春秋時彭氏已向西、向南遷徙。此后至?xí)x代,由于戰(zhàn)亂及官職周遷等原因,彭氏又有播遷于今山東、陜西、甘肅、江西、四川、福建等省者。唐玄宗時,為避安史之亂,彭構(gòu)云遷居彭州宜春(今屬江西)。彭構(gòu)云5世孫彭玕居于廬陵吉水之山口村,其子孫分布于今吉安市、吉安縣、永豐縣、吉水縣、峽江縣、安??h、永新縣、泰和縣。彭玕6世孫彭嗣元遷居分宜縣。彭嗣元8世孫彭躍次子彭延年定居于廣東揭陽之浦口村,是為彭氏入粵始祖,后分出漳州、泉州等支派。其中彭延年第三子彭銳的裔孫彭君達(dá)于明朝遷入廣東梅州,是為梅州彭氏始祖。自清代開始,閩、粵彭氏有部分移居臺灣,此后,有的又遷徙至東南亞及歐美。
彭姓郡望堂號
郡望:
1、隴西郡:戰(zhàn)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始置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南)。三國時移治襄武(今甘肅隴西南)。
2、淮陽郡:漢高帝時置淮陽國,為同姓九國之一,都于陳(今河南淮陽),惠帝后時為郡,時為國。隋大業(yè)及唐天寶、至德時又曾改陳州為淮陽郡。
3、宜春縣:漢置宜陽縣,隋復(fù)改宜春縣。
堂號:
可祖堂、長壽堂:都是說的彭鏗(即彭祖)的故事。彭鏗封于彭,他的道值得后人學(xué)習(xí)(古典文學(xué)“其道可祖”),人稱“彭祖”。彭祖活了800歲,商朝末年他就當(dāng)了守藏史,到了周朝又當(dāng)柱下史,所以又叫“長壽堂”。
彭姓又以“隴西”為其堂號。
關(guān)于彭姓的歷史名人
1、彭越
西漢初昌邑(今山東省金鄉(xiāng)西北)人,字仲。常漁鉅野澤中。秦末聚眾起兵。楚漢戰(zhàn)爭時,將兵三萬余歸劉邦,攻占梁地(在今河南省東南部),屢斷項羽糧道。不久率兵從劉邦擊滅項羽于垓下(今安徽省靈璧南)。封梁王。后因被告發(fā)謀反,為劉邦所殺。
2、彭啟豐
字翰文,號芝庭,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清代書畫家。雍正五年(1727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充南書房行走。從雍正七年起,歷任河南、云南、江西及順天等鄉(xiāng)試考官。累遷至右中允,官至兵部尚書。
3、彭孫貽
浙江省海鹽人,字仲謀,清代詩畫家,以賢孝著稱,善詩,工墨蘭。與同邑吳仲木同時受到賢士推崇,當(dāng)時人稱“武原二仲”。
4、彭春
清朝將領(lǐng)。滿洲正紅旗人,棟鄂氏??滴鯐r歷任太子太保、副都統(tǒng)、都統(tǒng)等職??滴醵哪?1685年),統(tǒng)兵驅(qū)雅克薩沙俄侵略軍。后參與準(zhǔn)噶爾部平叛,敗噶爾丹于昭真多(今屬蒙古)。
5、彭龜年
字子壽,號止堂,南宋清江人,宋代文學(xué)家。少好學(xué),喜深思。讀程氏《易》,至廢寢忘食。從朱熹、張□問難質(zhì)疑,其學(xué)益精。主要門人為子彭欽、彭鉉。崇尚儒家的仁政,強(qiáng)調(diào)君主應(yīng)當(dāng)審明“用心有義利,主德有誠偽,用人有邪正,聽言有是非。”著有《止堂集》傳世。
6、彭俞
宋代進(jìn)士,宜春(今屬江西省)人,少隱集云峰,學(xué)邃于易,官至終朝散郎。著有《君子傳》、《循吏龜鑒》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