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2024年最新排行榜
01王 02李 03張 04劉 05陳 06楊 07趙 08黃 09周 10吳
11徐 12孫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馬 20羅
21梁 22宋 23鄭 24謝 25韓 26唐 27馮 28于 29董 30蕭
31程 32曹 33袁 34鄧 35許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呂
41蘇 42盧 43蔣 44蔡 45賈 46丁 47魏 48薛 49葉 50閻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鐘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譚 66廖 67鄒 68熊 69金 70陸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顧 82侯 83邵 84孟 85龍 86萬 87段 88漕 89錢 90湯
91尹 92黎 93易 94?!?5武 96莫 97賀 98賴 99龔 100文
百家姓中錢姓為何排第二
據(jù)復(fù)旦大學(xué)歷史系錢文忠教授推測,《百家姓》的作者,是五代十國末期、北宋初期吳越地區(qū)的一位“知識分子”?!摆w”是當時的皇姓,理所當然地排在第一位;錢镠曾在吳越地區(qū)建立吳越國,為當?shù)匕傩兆隽瞬簧儇暙I,當?shù)厝硕己芨心铄X家的恩德,所以“錢”就放在了第二位;至于“孫”,則是因為吳越王錢弘俶皇后的姓;而“李”是當時吳越鄰國南唐的.國姓。
錢镠,字具美,小名婆留,杭州臨安人。錢镠雖然出身低微,但是個好學(xué)之人,不但武功高強,還滿腹詩書。在唐朝末年的混亂中,錢镠先是擊破王郢的叛亂,后又擊退了黃巢對杭州的進攻,后來又殺死杭州刺史董昌,執(zhí)掌了江浙的實權(quán)。天復(fù)二年(公元902年),唐王室封錢镠為越王。天佑元年,又封為吳王。
據(jù)《通鑒紀事本末.錢氏據(jù)吳越》記載,錢镠重視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杭州的建設(shè)有開拓性貢獻。因錢塘江和杭州灣的自然地勢,錢镠對江湖作了大規(guī)模改造,“發(fā)民夫20萬及十三都軍士,筑杭州羅城,周七十里。”在改造西湖和圍堰的同時,還修整了江中的礁石,理順了錢塘江水和西湖。不幾年,“錢塘富庶,盛于東南?!苯裉旌贾莺臀骱囊?guī)模和輪廓,就是當年吳越時期奠定的基礎(chǔ)。
比較稀有的復(fù)姓
范姜
范姜,是中國不常見的姓,古代為范姜氏。源于祁姓與姜姓,出自范氏與姜氏合姻,屬于合姓為氏,即二合一復(fù)姓為氏。范姜氏是臺灣省特有的復(fù)姓之一,在中國大陸未發(fā)現(xiàn)有范姜氏。
目前,除了臺灣省桃園縣的新屋鄉(xiāng)以外,島內(nèi)其他各地乃至于海外地區(qū),凡有復(fù)姓為范姜氏者,必定是從新屋鄉(xiāng)范姜家分衍出去的。
錢王
錢王姓就是由錢姓和王姓協(xié)商合并而成,最早出現(xiàn)于浙江崇德(今桐鄉(xiāng))一帶,以后又遷往浙江的其他地區(qū)及江蘇、福建、安徽、廣東甚至臺灣、香港等地。
常夏
常夏氏復(fù)姓是我國中的一個罕見的姓氏,也是一個多源流的姓氏群體,既古老又新形化。主要起源于姬姓,出自戰(zhàn)國時期燕國王族后裔,屬于避難夷化為氏。也有說源于合姓,出自常氏與夏氏聯(lián)姻,屬于以聯(lián)姻合姓為氏。
在中國的臺灣省、福建省,有常氏家族與夏氏家族聯(lián)姻,其子女以父母姓合為氏,稱常夏氏,是中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后出現(xiàn)的典型的近現(xiàn)代合姓為氏,主要分布在臺灣省臺中地區(qū)、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qū)。
鄧李
鄧李氏,南唐李從鎰之子李衡的后裔。"鄧李"氏主要是從李氏分派出來的,他的本姓氏和鄧姓有關(guān),形成時間大概3、4百年,主要分布在廣西合浦閘口鎮(zhèn)的幾個村莊。源自嬴姓,出自南北朝時期南唐政權(quán)王族李衡,屬于避難改姓為氏。鄧李氏,本姓李氏,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從母弟李從鎰之子李衡的后裔。也可以說源于李姓,始于福建,。因娘家鄧姓無后,遂過繼一子繼承香火,為念養(yǎng)母之恩,不忘生母之情,遂用鄧李姓。
鄧李氏,本姓李氏,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從母弟李從鎰之子李衡的后裔。也可以說源于李姓,始于福建。因娘家鄧姓無后,遂過繼一子繼承香火,為念養(yǎng)母之恩,不忘生母之情,遂用鄧李姓。
巫許
元朝至正十年(1350年),許大安拜別姑丈姑母,攜妻一起遷至坪溪上社鄉(xiāng)定居,開山種田,繁衍子孫。雖然離開姑父母,許大安時刻不忘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經(jīng)常告誡自己的子孫說"所謂姑飼侄,有因然也。故不忘其所生,亦不廢其所養(yǎng),巫許并存,而效前人之復(fù)姓,生養(yǎng)同服。"于是,許大安從其兒子木穩(wěn)開始使用"巫許"復(fù)姓,后裔子孫無論是居住上社,還是移居嶺頭,甚至出祖他鄉(xiāng),均以"巫許"為姓,世代相傳。
故不忘其所生,亦不廢其所養(yǎng),巫許并存,而效前人之復(fù)姓,生養(yǎng)同服。"于是,許大安從其兒子木穩(wěn)開始使用"巫許"復(fù)姓,后裔子孫無論是居住上社,還是移居嶺頭,甚至出祖他鄉(xiāng),均以"巫許"為姓,世代相傳。
百家姓丁姓的來歷
1、出自姜姓。據(jù)《元和姓纂》、《萬姓統(tǒng)譜》、《通志·氏族略》等資料所載,姜太公之子伋,謚號為齊丁公,子孫以其謚號為氏,稱為丁姓。
2、出自丁侯的后裔。據(jù)《姓氏考略》所載,丁侯為殷商諸侯,周武王討伐殷紂時丁侯因不從而被周所滅,其祖孫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為氏。
3、出自子姓。周朝封商朝遺民微子啟于宋國(今河南省東部和山東、江蘇、安徽省間地),國人宋丁公的子孫以其字號“丁公”為氏,稱為丁姓。
4、出自他姓所改或其他少數(shù)民族改姓、賜姓而來:
①為孫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匡燒損茅芒,以乏軍用,別其族為丁氏?!彼裕笫赖亩⌒罩袊酥?,特別是南方的丁姓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為孫氏傳自周文王第子康叔。裔。據(jù)《三國志·江表傳》云:“孫權(quán)因?qū)O
②出自于氏所改。據(jù)《楓窗小牘》所載,宋代人于慶欲依附于權(quán)貴丁謂,遂改姓丁,后果如意。
③明代西域(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大部分地區(qū))人名中以“丁”為末字者進入中原漢化后,有改姓丁者。如《靈山房集高士傳》云:“鶴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為烏祿丁,又有從兄士雅漠丁,鶴年知自曾祖以下其名末一家皆丁字,不知何義,后世遂以鶴年為丁姓。”
④彝族尼質(zhì)氏、瑤、鄂倫春、東鄉(xiāng)、回、蒙等均有丁姓。
百家姓黃姓的來歷
1、黃姓起源于中國北方,后遷至中原地區(qū)并建立黃國。
2、黃國被楚國所滅后,部分族人開始南遷。兩宋之后,黃姓廣布到湖北、陜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當代,黃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廣東、四川、湖南、廣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蘇等地。
3、黃姓,遠古稱黃氏,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shù)民族改姓等。按照司馬遷的《史記 秦本紀 》記載,黃氏,為贏姓十四氏之一,是遠古時期伯益的后裔,伯益長子大廉為黃夷首領(lǐng),在夏朝建立古黃國,商朝以國為氏?!吨駮o年》載:“(夏)后相即位,二年,征黃夷。”商朝甲骨文卜辭中有“伐于黃尹二羌”的記載,甲骨文(前6213、乙4642)記載,祭祀時“帝黃奭三羊”和“貞用于黃奭佑三?!?,講述了商人祭祀,是黃尹、黃奭最早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