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姓字輩排名表大全
吳姓字輩排名
吳姓24個字輩排列:東、元、達、珍、祥、業(yè)、德、英、泰、廣、文、章、華、世、昌、云、志、建、榮、幫、超、宗、智、勇。
吳姓字輩順序排名表全國通用:
泰讓文傳宗,雍敦維景崇。開基百世繼,務本千家從。
章嗣國斯永,壽承名始雄。季賢其見博,友善觀光中。
至德啟公同,海東表大風。高祖樹典范,遠孫錦程通。
棠棣真毓秀,蘭桂勝勁松??〗苡⒑罎h,安邦智謀勇。
好學期上進,覽月步九重。歷代人才濟,富貴久興隆
吳姓各省市字輩
福建永定吳氏字輩 念萬仕譚志國以毓瑞集其子仁光裕乃昌宜宗禮讓德永振世嘉興紹賢良衍慶發(fā)文武顯達。
安徽宿松吳氏字輩 金木水火土國士日方永懷誠秉信國學篤行詩書世第長振家聲東山衍慶德澤維新。
遼寧滿族吳氏字輩 榮貴繼世廣福慶永鴻昌華國忠明志維新裕保良。
貴州省畢節(jié)吳氏字輩 良、公、蕃、宗、有,繼、國、天、登、起,在、尚、明、德、永,清、維、學、道、長,發(fā)、貴、修、倫、康,家、政、基、能、立,華、族、代、紹、興,余、徽、懷、遠、祖,廣、蔓、至、云、孫,冊、牒、常、昭、著,與、圖、幸、可、循,詞、成、依、古、序,衍、澤、復、培、根。
江蘇省沐陽虞溪吳氏字輩 昶、顯、洗、遠、夢,之、昌、克、道、廷,華、大、晉、希、尚,惟、以、國、從、忠,本、立、開、文、德,賢、良、兆、永、興,勤、孝、傳、家、久,世、澤、承、禮、讓。
江蘇省沐陽虞溪吳氏字輩續(xù) 啟、仁、保、信、義,富、學、耀、先、宗,清、和、延、祖、緒,圣、教、致、善、宏。
河北省黃驊市吳高崇吳氏字輩 高、景、和、華、龍,世、邦、志、廣、恩,國、紹、道、之、增,式、重、玉、保、忠。英、杰、儒、德、盛,子、俊、賢、圣、明,學、顯、學、富、貴,潤、澤、洪、慶、廷。
湖南岳陽吳氏字輩 祥肇起文新世澤先勛自古遠騰芳傳家之道惟仁讓懋德千秋載寵光。
湖南洞庭吳氏字輩 嘉時永定克紹景從懋光必應繼禮承宗。
湖南湘鄉(xiāng)吳氏韜系字輩 姬周豐鎬盛賢圣地靈鐘泰伯龍三讓偕行有仲雍君吳傳廿世季札紹遺風。
浙江嵊縣吳氏字輩 汗、潮、漲、清、源、潤、潛、涇、渭、澄、江、淮、洙、泗、法、汪、洋、沛、澤、深。
吳姓宗族特征
1.歷代吳姓族人地位都比較顯赫,高官眾多,且名人輩出。
2.吳姓族人皇親較多 ,從而使得本族有一個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繁衍播遷到全國各地。
3.各支吳姓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浙江嵊縣吳姓一支字行派語為:“天地君親師,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焙?岳陽吳姓一支字行為:“祥肇起文新世澤,先勛自古遠騰芳,傳家之道惟仁讓,懋德千秋載 寵光?!睋悄蕖秴鞘雷遄V》,湖南洞庭吳姓一支字行為:“嘉時永定,克紹景從,懋光必應,繼禮承宗?!睋队蓝▍鞘献遄V》,福建永定思賢村吳姓派語為:“念萬仕譚志,國 以毓瑞集,其子仁光裕,乃昌宜宗禮,讓德永振世,嘉興紹賢良,衍慶發(fā)文武,顯達?!?/p>
吳姓的起源和歷史
起源一:源自姬姓
商朝末年,周人祖先古公亶父率領族人遷居岐山下的周原,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歷,季歷的兒子姬昌特別聰明、賢德,古公亶父很想讓季歷做繼承人,以便傳位于姬昌,太伯知道父親的心事,為了不讓父親為難,借為父采藥的機會帶領著仲雍遠走吳越一帶,建立勾吳國。
吳國開國君主太伯無后后傳位于弟弟仲雍。武王伐商成功建立周朝后,到處尋找太伯和仲雍的后裔,此時吳國已經傳位到仲雍的第三世周章。
于是周章被封為勾吳國君,又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北邊的夏都故址,建立虞國。
周武王又追封太伯為吳伯,后來吳被越滅國,吳國后裔以吳為姓。因此太伯為吳姓尊為得姓始祖,仲雍為血緣始祖。
姬姓吳氏在秦漢時期顯赫一時,形成了長沙王吳芮家族、河南上蔡廷尉吳公家族、河南洛陽吳雄家族,后形成的著名郡望主要有濮陽郡、渤海郡、陳留郡、吳興郡、汝南郡、長沙郡和武昌郡。
宋元明清時期的左臺吳氏、太原吳氏、吳宣家族、丹陽吳氏、固始吳氏、新野吳氏等。姬姓吳氏是人丁最為興旺的吳氏一支。
起源二:源自姜姓
在上古時期,有一個姜姓部落,以“騶虞”為部落圖騰,上古時期“虞”以“吳”同音,部落就以吳為名,部眾遂以吳為姓,夏朝時期,吳部落遷徙到觀津(河北武邑),在少康時期該部落有一個神箭手叫吳賀曾經收一個徒弟,就是大名鼎鼎的神箭手后羿!
起源三:源自吳回
吳回,是顓頊高陽氏的曾孫,老童之子。到帝嚳高辛時代,因遷居姜姓吳部落,而稱吳回。因哥哥重黎任火官祝融時辦事不利,被帝嚳消滅,后接替哥哥任祝融,到商朝時,這支遷徙到山東臨朐,史稱王吳。
起源四:源自姚姓
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之后,封帝舜的商均于虞地建立虞國,商朝建立之后,虞國滅亡后,虞國的后裔遂以吳為氏,秦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首領吳廣就是姚姓吳氏的后裔。
起源五:源自改姓
1、趙改吳姓。晉江市安海鎮(zhèn)星塔吳氏原姓趙,先祖為趙仕道,為宋高祖趙匡胤的17世裔孫。相傳宋元鼎革之際,部分趙姓子孫為避禍,紛紛易姓,趙仕道的子孫跟隨母親姓,改姓吳,后來星塔吳氏由晉江擴散到金門、澎湖及臺灣島。
該支吳氏如果有男丁去世,送殯的隊伍書寫“吳姓”的在前,回來的時候書寫“趙姓”的在前,墓碑上書寫“趙公某某”,也就是“生吳卒趙”。
2、蒲改吳姓。宋元鼎革之際,泉州富商蒲壽庚因投降元朝,曾殺害宋皇室后裔,在明朝推翻元統(tǒng)治之后,朱元璋對泉州蒲家進行秋后算賬,其中不少蒲姓為避禍改成吳姓。
3、張改吳姓。泰州姜堰區(qū)城北村吳姓,祖上本姓張,乃張士誠后裔,在和朱元璋爭鋒的過程中,兵敗被俘,在獄中自縊身亡,為避免被趕盡殺絕,張士誠的一個子兒被送到舅舅家,改姓吳,后來朱元璋為維護自己通知,強制的將蘇州人民遷往蘇北,而泰州就是遷徙的一個目的地。
4、胡改吳姓。胡吳氏入黔始祖為胡景揚,因躲避戰(zhàn)亂在畢節(jié)大方縣,得吳姓百姓保護,改為吳姓。
5、張改吳姓。在畢節(jié)大方鍋廠白巖腳等吳姓,原是張獻忠的后裔,因張獻忠兵敗被滅族,得吳姓保護得活,遂改為吳姓。被稱為鍋廠張吳。
6、翁改吳姓。被稱為“詞中李商隱”的南宋吳文英,本姓翁,后出繼給吳姓改姓吳。
起源六:源自少數(shù)民族
緬族人改吳姓。在看各種報道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緬甸中央政府絕大多數(shù)官員都姓吳,比如前總統(tǒng)吳廷覺,總理吳登盛等等,感覺吳姓是緬族第一大姓。
其實不然,緬族是有名吳姓,通常在名字前加一個冠詞,表達對人的尊稱,對年長者、上級或有一定的地位的男性都稱吳,意思是“叔叔、伯伯”。
滿族、蒙古族、苗族等都有苗姓,其起源也多與漢族吳姓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