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節(jié)的由來及風俗
傳統的上巳節(jié)在農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節(jié)又稱女兒節(jié)。上巳節(jié)和花朝節(jié)一樣,正逐漸被人們所淡忘?!吧纤取弊钤绯霈F在漢初的文獻?!吨芏Y》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jié)已在流行。上巳節(jié)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本褪菍懙漠敃r的情形。宋代以后,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上巳節(jié)風俗在中國文化中漸漸衰微。另外,三月三上巳節(jié)與九月九重陽節(jié)相對應,正如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币粋€在暮春,一個在暮秋,踏青和辭青也隨之進入高潮。
三月三節(jié)日習俗
壯族:吃五色糯米飯。趕歌圩,搭歌棚。祭祖、掃墓、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
漢族:吃地(薺)菜煮雞蛋,祭祀、男女相會、河畔嬉戲、插柳賞花等。民間還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及開歌會等活動。主要流行在臺灣、福建等地。
侗族:吃黃糯米飯,搶花炮、斗牛、斗馬、對歌、踩堂等,亦稱“花炮節(jié)”。
瑤族:稱為“干巴節(jié)”,是集體漁獵的節(jié)日,并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獲的歡樂。然后云集于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jié)。
畬族:吃烏米飯。祭祀祖先、集會對歌。篝火會、趕舞場,火把舞、靈刀舞、竹竿舞、龍燈舞、獅子舞、魚燈舞。還有問凳、操石磉、腹頂棍、操杠、趕野豬等民間競技。
黎族:稱之為“孚念孚”,為預?!吧教m”(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jié)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們稱之為“談愛日”。
土家族:情人節(jié)。這一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為媒,以踩腳定親。
布依族:殺豬祭社神、山神,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
上巳節(jié)是哪個節(jié)日有來
在中國傳統節(jié)日之中上四節(jié),起初又被稱為女兒節(jié),桃花節(jié),為一種古代漢族少女的成人禮儀式,一般在這一天舉行成人禮,即笄禮。每一個女生在水邊漫步,嬉戲游玩,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聞歌起舞,只在去除身上及身邊的邪佞之氣。并且在春天是女子最愛在水邊游玩的時候。據歷史記載,在上巳日之時,長安城內,男女老少皆華服出席,在曲江畔聚會,飲酒作樂。因此在如今的上巳節(jié),是由之前的桃花節(jié)演變而成。
上巳節(jié)的歷史來歷
早在春秋時期,農歷三月初三級,上巳節(jié)就已經在流行。據論語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以此來描述當時之情景。根據歷史記載,古代之時,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巳日多是三月初三,自魏晉以后,上巳節(jié)便固定為三月三,之后被一直被傳承下來。在魏晉時代,逐漸演變?yōu)榛蕦m貴族大臣,聚會歡喜之日。對于黎明百姓而言,上巳節(jié)這一天,人們會選擇結伴去水邊進行沐浴,或者郊外游春。并且在上巳日將至之時,選擇使用蘭湯沐浴是最合適的方式。上巳節(jié)從先秦到唐朝,一直都十分繁盛。在如今中國西南地區(qū),仍有很多少數民族,依舊在三月初三舉行盛大的活動。
上巳節(jié)的風俗文化
作為大規(guī)模的民俗節(jié)日,上巳節(jié)之時,春和景明,萬物波瀾不驚,人們一起聚集水邊,舉行清除不祥之兆的各種儀式。冬季已經結束,春天將至。季節(jié)更替變化,陰氣未除,容易患病。因此上巳節(jié)最重要的習俗之一,即沐浴。到了唐宋之時,人們又選擇泡溫泉,更加舒適的方式。沐浴之后,人們會選擇帶上香草,因香草為驅趕邪佞祈福之意。這一天之中還有一項更重要的活動,就是舉行祭祀儀式,祈求兒女滿堂。因此上巳節(jié),謂之求偶節(jié),求育節(jié)。同時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是黎明百姓,特有的風俗之一。俗語云:正是人間三月三,風箏飛滿天。春游知識,不僅游玩作樂,且飲酒賦詩,觀賞桃花,甚是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