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節(jié)氣習俗特點
小寒節(jié)氣習俗特點
臘八粥
臘八一般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間,到了小寒,就意味著快要過年了。臘八這天,南北各地都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習俗起源于佛寺。有一次,釋A牟尼修行中饑餓難熬昏倒在地,得到好心的牧羊女施予他加了野果的糯米粥,才得以活命,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日,佛家便在這一天熬粥供佛,這一天熬的粥叫做臘八粥,“臘八”也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傳到民間后,流傳至今。臘八粥的食材有很多,北方的臘八粥有黃米、紅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泥等,和水煮,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紅糖、白糖、葡萄干點綴。南方的臘八粥還會加入蓮子和桂圓,北方煮粥并不加入。
南京吃菜飯
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著時代變遷,現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咸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小寒節(jié)氣的習俗
(1)吃菜飯
小寒時節(jié),在江蘇一些地方,許多家庭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并不一樣,有用矮腳黃、青菜與咸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與糯米一起熬的,非常香鮮可口。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有名特產,可稱得上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比美。
(2)吃糯米飯
到了小寒,廣東某些地區(qū)也會煮飯過節(jié),只不過不煮菜飯,而是煮糯米飯。但是,過節(jié)吃的糯米飯并不只是把糯米煮成飯那么容易,它里面會加上炒香了的“臘味”(廣東人統(tǒng)稱臘腸和臘肉為“臘味”)、香菜、蔥花等原料,吃起來非常香。“臘味”是煮糯米飯必需的,一方面是脂肪含量高,御寒;另一方面糯米本身黏性大,飯氣味重,需要摻和一些油脂類吃起來才香。
小寒節(jié)氣的特點和風俗是什么:
1、小寒的節(jié)氣特點是天氣越來越寒冷,但是也沒有到達最冷的時候。
2、小寒排在大寒之前,當大寒結束天氣才會漸漸轉暖。
3、小寒的物候是南方的大雁開始往北方回歸,鵲鳥也漸漸開始筑巢,山雞開始啼叫。
4、小寒時節(jié)人們一般都有吃菜飯、糯米飯的習俗,菜飯的內容比較豐富,非常好吃。
5、在小寒時節(jié),還有很多地方流行吃黃芽菜,舊時是為了補充冬天少果蔬的煩惱。
6、對于北方來講,冬天的小寒有時候是比大寒還要冷的,而南方就是大寒節(jié)氣比較冷。
小寒節(jié)氣的特點民俗
1.探梅
這個時候臘梅已經全開了,紅梅含苞待放,挑選有梅花的絕佳風景地,細細賞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會為之清爽振奮。
2.冰戲
我國北方的各省,人冬之后就會天寒地訴,冰期十分長久,動輒從11月起,直到次年4月。春冬之間,河面結冰厚實,冰上行走都會用到爬犁。爬犁或由馬拉,或由狗牽,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桿如撐船般劃動,推動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區(qū),大多都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競走的,古代稱為冰戲。
小寒的特點
小寒的特點是天逐漸的開始寒冷,尚未大冷的時候。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于本節(jié)氣之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的說法。這是因為在上一個節(jié)令冬至的時候,地表得到太陽光、熱是最少的時候,但還有土壤深層的熱量補充,所以還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
一般都會等到冬至過后,也是到“三九”的前后,土壤深層的熱量也消耗殆盡,盡管能夠得到太陽光、熱稍有增加,但是還會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現全年的最低溫度的時候。
小寒節(jié)氣的含義是什么
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有句俗話說,“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好就是在小寒節(jié)氣以內。但這只是一般的規(guī)律,少數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
古時候人們對小寒是非??粗氐?,例如到了小寒時節(jié)的時候,北方人就會吃煮菜,主要是一些偏暖性的食物。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已經被慢慢淡化出了人們的世界,不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注意適當的養(yǎng)生保暖。